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中国海洋学会成功举办

海洋科普云探馆活动

在2025年第一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为做好海洋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海洋科学素质,中国海洋学会积极搭建平台,发挥科普主渠道作用,联合科普基地、涉海高校等相关单位,成功举办了海洋科普云探馆活动。

9月15日,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中国大洋样品馆、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北京市昌平区流村小学、北京市茶坞铁路小学,组织开展了“潜入蔚蓝宝库,寻找深海奇——海洋科普云探馆活动。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任向文副研究员和叶俊文副研究员作为科普讲解员,围绕人类认知海洋、探索深海,依托馆藏的多金属结核、热液硫化物等深海矿物标本以及我国进行深海调查的深潜器模型及科考船模型,为线上线下的学生做了专业、生动、趣味的讲解,给孩子们带来一场深海奇“石”的探索之旅,并与现场的学生进行了互动,解答了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      

                                             

中国大洋样品馆的现场活动

活动当天,青岛同安路小学、青岛宁德路小学的部分学生,在大洋样品馆线下参加了活动。与此同时,活动在线上同步开展,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北京市昌平区流村小学以及北京市茶坞铁路小学的部分学生线上云游了大洋样品馆。科普中国、光明网为本次活动提供了直播支持,线上观看量约140万人次。

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活动现场


北京市昌平区流村小学活动现场

北京市怀柔区茶坞铁路活动现场

9月25日,中国海洋学会联合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主办了“繁星点点——点亮海洋生物家园”海洋科普云探馆活动,远在西藏的拉萨江苏实验中学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在线云游了厦大海洋科技博物馆。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高级工程师、海洋科技博物馆副馆长张朝霞老师,先后带领西藏的同学们参观了有小丑鱼、珊瑚和水母群等活体生物的海洋生物展区,有中华白海豚、玳瑁、大西洋大海鲢等生物标本的标本展区,张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海洋生物的奇妙故事,还给大家宣讲了海洋科学家精神。

张朝霞老师在海洋科技博物馆内讲解海洋科普知识

西藏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的学生在线认真聆听海洋科普讲解

海洋科普云探馆活动是一种全新的科普方式,中国海洋学会通过这种方式,拓宽了科普渠道,拉近了沿海科普资源单位与内陆地区学校的距离,使那里的学生能便捷地、直观地获取海洋知识,不断提升海洋科学素质。